近年來畜禽養殖行業規?;?、自動化、集約化的快速發展,養殖污染問題凸顯。國家一系列環保政策的出臺,對畜禽養殖業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,尤其是畜禽養殖場內冬季采暖的問題。
國家對燃煤鍋爐的禁用,目前國內畜禽養殖場大多采用電鍋爐供暖,燃氣供暖,生物質鍋爐供暖。電鍋爐供暖完全依靠電能,后期使用成本很高;燃氣供暖需要客戶建立燃氣站,燃氣漲價的概率高,供氣及時性和穩定性不可控,有一定的安全隱患,需要定期年檢;生物質供暖需要人工看護、填料,生物質顆粒在腔內燃燒不充分,能效較低。
空氣源熱泵采暖技術,前期一次性投入成本較大,制熱效率高、環保、后期運行費用低、溫度智能化全自動控制,無需人員值守,運行安全。是目前畜禽業采暖最有優勢的設備,也是畜禽養殖場采暖發展的趨勢。
01空氣源熱泵原理
根據逆卡諾循環原理,采用電能驅動,傳熱工質通過蒸發器從空氣中吸取低品位熱量,經壓縮機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,通過冷凝器冷凝成液體時,要釋放出大量的熱量,傳遞給水箱內的水,使水溫不斷上升,冷凝后的液體通過節流裝置節流成低溫低壓氣體返回到蒸發器,再從空氣中吸收熱量,如此循環往復,將系統內的水加熱到設定溫度。
02畜禽養殖場采暖項目設計要求
養雞場設計要求:
1、雛雞1-7日:雛雞送入雞舍內,在育雛的1-2天舍內溫度應保持在35℃以上,雛雞3-7日齡:將舍內溫度降到33℃;
2、雛雞8-14日齡:第8天開始將雞舍溫度降到29℃;
3、15-22日齡:雞舍溫度應從第15天的28℃逐漸降到22日齡的26℃,兩天降1℃;
4、23-26日齡:26日齡時把舍內溫度降到25℃;
5、27-34日齡:應使室溫從25℃降到23℃;
6、35日齡-出欄:從36日齡開始將雞舍溫度降到22℃;40日齡將雞舍溫度降到21℃并一直保持到出欄;
7、一批雞一般45天,兩批雞之間7天左右,清洗、消毒、準備資料、預熱,一般保證1年出欄5~6批雞
03參考規范及標準
《民用建筑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》GB50736-2012
《工業建筑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》GB50736-2015
《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規范》GB50738-2011 《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》(GB50243-2002)
《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》GB50189-2015
《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》GB 50015-2003(2009版)
《健康住宅建設設計規程》CECS179-2009
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》GB 50016-2014
《地板采暖國家行業標準》-JGJ142-2004
《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》WS 394-2012
《標準化肉雞養殖場建設規范》NY-T1566
04采暖項目實施過程中重點設計因素
1、雞苗進舍后的前七天需求室內溫度高
2、末端形式的選用方式(地暖管、暖風機)
3、主機配比及末端配置的合理與匹配(包含改造項目的室內改造)
4、室內溫度的智能化控制;
5、項目地配電問題。
05空氣能初始投資概算
項目規模:10個大棚,單個棚90m*16m=1440㎡,總面積14400㎡。
項目地址:山東聊城
機組配置:12臺52匹超低溫畜牧專用機組
養殖品類:白羽雞或817
棚內設施:3層7列或3層8列
項目配置情況:
1、每個棚內設置智能溫控自動調節閥,根據棚內的溫度自動調節管道的水流量;
2、末端采用敷設在籠底的地暖管,底層敷設8根,2層、3層每列敷設6根,散熱好,室內溫度均勻,節能效果明顯。
06運行費用對比
表1
表2
07空氣能與燃氣鍋爐運行費用對比
部分養殖采暖項目案例
01聊城陽谷
項目規模:7個大棚,每個大棚1400㎡左右;
運行時間:2019年2月
機組數量:7臺52匹超低溫機組
養殖品類:白羽雞
項目使用情況:
1、每個棚內設置智能溫控自動調節閥,根據棚內的溫度自動調節管道的水流量,保證棚內溫度恒定;
2、末端采用敷設在籠底的地暖管;散熱好,室內溫度均勻,節能效果明顯;
3、項目運行良好,單只雞運行費用約0.4元。
02臨沂郯城
項目規模:共有大棚22棟,老棚改造,一期12棟,每棚1000㎡左右
運行時間:2019年
機組數量:10臺52匹超低溫機組;
養殖品類:白羽雞
項目特點:原有主管道需加粗,原有的熱風機末端改造,增加地暖管或翅片管,達到空氣能的使用要求。
03臨沂莒南
項目規模:共有大棚10棟,每棚1400㎡左右
運行時間:2019年6月
機組數量:15臺52匹超低溫機組;
養殖品類:白羽雞
項目特點:室內末端籠底敷設地暖管+暖風機
04棗莊
項目規模:17個養殖大棚,單棚1500㎡
運行時間:2019年
機組數量:20臺52匹超低溫機組;
養殖品類:白羽雞
項目特點:室內末端籠底敷設地暖管+暖風機